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閒晃收穫


這段影片裡分別又有兩段演講者的片段內容,其一為讓天賦自由者本書的作者-肯.羅賓森,其二為奇蹟這本書的作者-吉兒.泰勒,然後由這兩人所提出的概念來切入設計,

肯.羅賓森要說的其實就是多元智慧的概念,其實也就如同他所寫的書讓天賦自由一樣,我們的學習模式由小孩時期那種敢冒險,不怕犯錯的型態,逐漸因為教育或工業社會的需要而轉變為不容許犯錯的扼殺創意模式,想想,長這麼大的我真的是很害怕犯錯,有許多事情會讓人產生WHY NOT?的矛盾;總之,有許多觀念都被他的幽默說得傳神又自在,裡面也提到ADHD(注意力缺失過動症)這個名詞,讓我想到浮萍男孩這本書也提及過ADHD,現在很多孩子被判斷為過動兒,但事實上如果達文西生在這個年代他或許也會被判斷為ADHD的患者,因為他從小就就很愛問老師問題,想到什麼就問,問不停,讓當時的老師也覺得非常困擾,但他從來沒有因此而需服藥或看醫生,他這樣凡是好奇的特性也為他張開了更寬廣的版圖,這樣的概念就如同肯.羅賓森所說的例子一樣,雖然也有因為環境而引起的ADHD,但我覺得最終要改變的都不該是孩子,而是去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起點是在哪裡?而不是一昧的讓孩子服用藥物讓他的表現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瞭解本質上的差異,去改變應該改變的.

我們為何會迷失呢?或許是因為我們從來就難以得知自己的天賦究竟在哪?

吉兒.泰勒,奇蹟那段就不多說了,因為之前提過,但後來和好朋友一起去參加了賴佩霞與李欣頻為奇蹟這本書導讀的導讀會,收穫又更廣更深層,雖然我一直都沒有看過那本書的任何內容,哈!

我覺得能夠好好運用不管是左右腦也好,肢體也好,身體是我們觸及愛與美好很棒的工具,絕對不是沈重的為了健康不老或不生病,現在真的很多人很重視養生,我也是,但我漸漸的覺得這是更靠近美好的方法之一,其實也是回到最原本應該的狀態,我們本來就該如此美好,依仗著神給予我們的去經驗美好,創造更豐沛的生命力!健康和美麗本來就都是對的!無關於現在的價值觀或審美觀,而只是單純的回歸!

另外我很喜歡的是,最後將這樣的概念運用在設計中,產品可以因此而分為四大象限,很棒的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