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開始,我只是單獨的一個顏色。

是透過不同的方法、途徑、或各種態度的誕生、展現。

當我專心的在這塊圓上揮灑時,我看到的是我在這塊圓的我自己,我專注在自己的創造,自在而不被打擾;但當我放大了視野,我看到了各自的鮮艷與共同的繽紛,卻也出現了我以外的衝突,我看到了我的喜歡與不喜歡。
名字:它是一個宇宙的臉,裡面躲藏了許多你一點我一滴;各種性格與心緒,他們都被這個圓環繞著,這個圓讓我覺得就像安靜又沉穩的宇宙,他廣納了許多的不同卻從未崩解。
我喜歡:

這樣的弧線在圓的邊緣流動,像是對外的流通,是柔軟而且溫和的,像是有彈性的活的,像在呼吸。
不喜歡:其實細細看都很喜歡,真要說不喜歡的話是橘色的山,不是他的立體,是因為他上面細碎的線,那讓我覺得瑣碎或要崩塌了。
如果可以改變:我想要改變中間的圓,我想要讓它更穩故有張力一點。
願望:強壯勇敢。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有問了一句讓我耳朵變得特別大的話,我們寫的這些和近來自己的生活有關嗎?就這次的我而言,是很有關係的,因為目前我的生活就是有點支離破碎,整個讓我很不喜歡也很困擾,所以我一直希望可以紮實、飽滿一點,希望自己可以強壯勇敢一點,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顏色或形狀,我想就像是曼陀羅的那個圓,一一的讓那些顏色都好好的安穩的坐落在自己身上。
聽完分享的一句話:同中異,異中同。
這是聽完大家的分享的想法,或許我覺得那不好看,但你卻覺得好看,但它又明明是同一個東西,如果我們都是顏色,顏色本來就只是顏色,沒有所謂的好看不好看,但我們卻會以自己的觀點出發而排斥異端,這時似乎需要一個大大的圓來柔軟一切。
這次上課也提到了關於拍照,捕捉,雖然大家好像覺得拍照似乎是不好得,變得依賴而沒有在當下,但我有不同的看法,當拍照的心態不同時,行為也會有不一樣的品質,有時我拍照的確是依賴了相機而變得沒有在享受那景緻,有時我是因為某個畫面的感動,所以我捕捉的按下快門,有時我看著別人的作品時,我可以感受到它所呈現的張力,我可以知道我和它有什麼在流動,我知道我進入了照片裡面,但有時,拍照就像吃飯吃得很快,食之無味,只為了慣性的填飽,品質消失了,只是想滿足一時的想望,我覺得,每一種型態都是不要緊的,如果往源頭看,當你是否帶著心才是關鍵,當我帶著心時,無時無刻都像是在走著瑰麗的旅程,一陣風都可以像是神聖的感召,我的人和靈魂是活著的,我與世界無時無刻都在共舞。
201003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