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燃燒

...







給孩子們的一封信。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學學文創志業
徐莉玲
「今週刊」雜誌邀稿

燃燒
要發光必須先有損失,發光體受了相當的損失以後,才會有光照出來。燭不燃燒,根本便沒有光;有了燃燒,然後才能有光。我們自己若不先有損失,就不能有益於人。

燃燒好似人生中的痛苦。信徒必須經過痛苦,然後才能有益於人。可是我們見了痛苦,卻常喜歡逃避。

我們常想:當我們手腳輕健、身心強壯、能作大事業的時候,是能被神大用的時期。當我們孤單、害病、受痛、失業的時候,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 是不能被神重用的。可是,我們若能忍耐、降服,我們在痛苦中,必有更大、更有用的事奉,遠超過我們自己所想的。

明天的榮耀,是因今天的痛苦。
許多人只要榮耀,不要十架;只要發光,不要燃燒;但是我告訴你:十架是冠冕的先鋒,沒有十架就沒有冠冕。

親愛的孩子們:
這是由我每日清晨必讀的荒漠甘泉一書中摘錄的文章,也許在你們年輕的生命歷程裡還不能完全體悟這個道理:人生跟在「損失」之後的常常是「祝福」,跟在「獲得」之後的反而常常是「禍患」!許多人年輕時雖然經過苦難的磨練卻能夠發展出溫、良、恭、儉、讓的人格,使得成長後的事業、家庭都能得到許多助益與愛護,但更多人在少時順遂如意,財富名氣來得容易,反而發展出狂、詐、傲、奢、爭的個性,在成長後的事業、家庭雖能一時登上高峰,卻往往無法長久,路愈走愈窄,直至四圍毫無諍言奧援,犯下無法彌補的大錯。

最近發生在我們四周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國際金融界、國內政商界的貪腐,在在都是例子、警惕!台灣的學校、社會、政府行政機關都已紛紛開始重新正視人文素養的議題,大家開始體悟到此時正是台灣人開始改變人生態度、調整工作與生活方式的時刻了,到底「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失敗」又是如何被辨別的?台灣人的價值觀出了什麼嚴重的問題?這些觀念是否正在慢慢地腐蝕台灣的基礎?阻礙台灣的進步?

年輕的孩子們,你們該有什麼新的標準呢?公司一定要「大」,才算成功嗎?「小而美」,一步一腳印,不惡意抄襲,不惡性併購,不算成功嗎?商品與服務一定要快速大量低價攻佔全球市場才是登峰造極嗎?如果能夠使用有機、回收質材,慢工出細活,做出地區唯一特色,減低流行哩數,保持品質,限量生產,不算成功嗎?工作一定要忙得犧牲一切、犧牲親情,拼到升高官、發大財才算成功嗎?工作換來的豪宅、名車、名牌值得換去孩子天真的笑顏嗎?生活裡只有穿梭於機場、捷運、冷氣會議室……,沒有美術館、音樂廳、青草地……,這樣的生活品質,失去了藝術給你的靈感,大自然給你的啟發,台灣真的能發展出人文藝術的生活環境,創造出具有國家文化特色又符合環保節能減碳的品牌嗎?我真的很憂心。

親愛的孩子們,此刻正是需要改變的時候,當你們開始節制貪念,瞭解少就是好,不短視近利,只求質不求量,只想做與眾不同的事,懂得尊重他人的原創,重視跨界學習及跨行合作的重要,常常自問所作的工作是否有益於人、有助於社會,所過的生活是否有愛在心中、有情於天地,你們就會重新定義「成功」與「失敗」,當你調整這樣的生命價值觀,你已開始走在正確的人生軌道上,你的路會愈走愈寬,你的手會愈牽愈多,最終你會享受到什麼是真正的成功,瞭解到什麼是真正的失敗。

祈願你們點燃台灣滿島的燭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