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 things
人 people
場景 place
動物 animal
每一類小卡里又有許多的圖片
每個人在四類中選擇至少兩張圖片
並將它畫在畫紙上
畫完之後,寫出
1.主題
2.故事內容包括之前發生什麼事,之後發生什麼事
3.主角的心情是什麼
我覺得,透過已經準備好的圖案,測驗者可以直接選擇心相中接近的圖案,較能突破繪畫的障礙(因為只需要描繪)而不至於有所保留,是個很好的方法!
而在繪畫的過程中因為沒有不知道要畫什麼或是畫不好的擔憂,便不知不覺的呈現出當時心境的本來樣貌,ex:我在畫的時候,就是會想把房子擺在左上,人放中下並拉長...等,會有就是想把它擺放在畫紙空間中的某個部份的感覺。
利用文字寫出主題與故事後,較抽象與不具體的內在便會漸漸明朗,透過一層一層的"轉化",不明或不知道意或是不肯去面對的點便會清楚或較為具體的浮現。
最後,藉由整體畫面以及故事的呈現,可以看出圖樣在畫紙上的呈現以及整體感覺去推引出該繪畫者的整體狀況,經由集體作品的比對,也可以發現其相同與相異處,進一步可以檢視自己的心聲。(文字與圖與詢問互動的整合結果)
EX:
將房子繪製於左上角:房子通常代表家庭,繪製的位置感覺沒有依靠,所以感覺需要支持。
提著旅行箱的人:人是否走在地平線上,如果為否,或許可以問問,是否覺得不踏實。
鯨魚是在飛的:右上,藍色,(參照之前也將雲畫在右上,右上為何都會想擺放藍色代表較為自由或平靜的物體?)鯨魚不是在水裡而是在天空的原因?
人行走在黑夜中,黑夜是個很值得探討的點,為何其他人是白天,我卻選擇夜晚?
(詳細請參照筆記)

200910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